发布时间:2022-08-30作者:点击: 次
全国宗教工作会议2021年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更好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贯彻落实“九个必须”。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必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必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如何做好民族工作,习近平强调十二个“必须”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
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问
《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 )的义务?
答
问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强调,要在(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答
问
答
问
答
问
2021年11月召开的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奋力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 )。
答
问
2022年1月14日,南宁市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动新时代首府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 )。
答
问
答
问
答
问
答
问
答
(四)宗教政策法规相关知识
(五)民间信仰工作知识
相关
知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暂行办法》从什么施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9日正式印发施行。
相关
知识
民间信仰主要包括哪四种类型?
民间信仰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神话传说和佛教道教神灵崇拜、历史人物崇拜、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四种类型。
相关
知识
哪些庙宇属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是指群众因崇拜神祇、祈福禳灾而建立的、进行民间信仰活动的各类庙宇。
相关
知识
民间信仰与宗教有何区别?
从本质上讲,民间信仰和宗教都是对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崇拜和信仰,但民间信仰和宗教又有很大不同,大多民间信仰面缺乏系统的教义教规、严密的组织和专职教职人员。
相关
知识
企业和个人可以投资经营或承包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吗?
不可以。禁止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相关
知识
组织开展民间信仰活动有什么要求?
开展民间信活动,一般应当在场所内进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驱病赶鬼、妖言惑众、跳神放阴;不得培育宗族势力;不得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生产和生活秩序;不得损害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得煽动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相关
知识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能否容留僧、尼、道等人员居住?
不可以。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不能备案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不能容留容留僧、尼、道等宗教人员居住,不能擅自开展宗教活动。
相关
知识
民间信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要按照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将民间信仰纳入管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民间信仰工作。要正确对待民间信仰信众,满足其信仰生活需求,切实维护好民间信仰信众合法权益。要立足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考虑,依法规范民间信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