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至时节,自然界阳气达到顶峰,正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期。长夏主脾,脾为孩子抵抗力的根基,把握夏至时节养生,能助力孩子秋冬少生病!
夏季湿热交蒸,儿童"脾常不足",易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湿疹等问题。建议:
清淡饮食:可为孩子准备绿豆百合粥、冬瓜薏仁汤等清爽膳食,消暑祛湿。
忌食冰饮:冷饮损伤脾阳 ,避免过多食用。
穴位保健:每天花3分钟为孩子按摩足三里穴,助力脾胃运化。
“心与夏气相通”,炎炎夏日,孩子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夜间啼哭的情况。建议这样做:
午间小憩:在11 - 13点心经当令之时,安排孩子适当午休,滋养心阳。
代茶饮用:3岁以上儿童,可用3g淡竹叶搭配1g莲子心泡水饮用,清心除烦。
对于体质虚弱、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夏至后可通过中医特色疗法,提升孩子正气、改善体质。
运用运八卦、揉板门、补脾经、捏脊等专业推拿手法,针对性改善孩子的消化功能,让孩子胃口好、吸收棒。
可把握三伏天(7月10日开始)进行三伏贴 、 小儿推拿、 节气艾灸等三伏天治疗项目。借助自然界和人体最旺盛的阳气,温通经络,驱散内伏寒邪,增强抗病力。即日起,家长们可至武鸣区中医医院儿科门诊预约!
选用艾叶、佩兰等中药材制作防暑香囊,不仅能驱蚊防虫,还能帮助孩子预防暑气侵袭。
夏季小儿常见健康问题应对小妙招:
痱子:用金银花煮水,滤渣后兑入洗澡水中,有清热、解毒、止痒、防痱的作用。
暑热症:酸梅汤酸甜可口,既能生津止渴,又可缓解暑热不适。
腹泻:煮一碗焦米粥,温和养胃,助力缓解腹泻症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让我们汲取中医精华,共同守护孩子的盛夏健康,为孩子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儿科咨询电话:609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