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二十四节气】小满——健脾祛湿,静心养阳

发布时间:2025-05-20作者:点击:

分享到:

小满节气 /5.21

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的5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标志着炎热潮湿的天气即将到来。在这个时节,养生变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小满节气的养生方法。


小满

养生

在小满节气养生中,“未病先防” 与 “升阳” 是两大核心原则,需结合节气特点综合调理。

01起居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规律,早起晚睡(晚上23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以保持精力的充沛。

02运动

适当运动,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03饮食

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选择当季新鲜食材,避免生冷冰镇、油腻辛辣,以防损伤脾阳或加重湿热。此外,要忌贪冷饮。

04精神

平和心境。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


小满

防病

小满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要有正确的养生意识,可以从增强正气和防范病邪这两方面入手。

(一)祛湿防皮肤病

初夏时节,天气闷热潮湿,容易引发风湿症、脚气、湿疹等皮肤病。因此,要加以预防和治疗。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避免淋雨或久处潮湿环境,雨天及时更换衣物,室内保持通风干燥。衣物选择透气纯棉的浅色衣物,减少湿气滞留体表。

(二)防内热上火

小满节气,人体代谢加快,易出现口干、便秘、烦躁等 “上火” 症状。需要多喝温开水促进代谢,少喝含糖饮料;积极补充维生素;湿热体质可适量食用薏米(生薏米偏清热,炒薏米偏健脾,脾胃虚弱者宜选后者),忌油炸、辛辣等助热食物;加强运动促进消化,避免久坐生热。

(三)防腹痛腹泻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首先应注意“病从口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饮食习惯,多喝白开水、吃新鲜的食品,少吃散装肉制品。腹泻发生时,要特别注意饮食,腹泻时吃清淡半流质食物,避免油腻刺激。


穴位

保健

小满时节养生要注意防“湿”,下面介绍适合在小满按摩的养生穴位。

01照海穴

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有治疗失眠、便秘、脚气、痛经、月经不调、疝气等作用。

取穴: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方法:

1.按摩法: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即可。时间也不易太长,5-10分钟。

2.针刺法:直刺照海穴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踝部。

3.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照海穴3-5分钟,艾条温灸照海穴5-10分钟。


02涌泉穴

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经常按摩涌泉穴有助于强身健体、预防早衰,尤其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疗效。

取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的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即蜷足时,脚底凹陷处。

方法:

1.揉按法:睡前用拇指按涌泉穴100次。

2.推搓法:也就是“搓脚心”,每晚睡觉之前,用一手握住脚趾,另一手用力摩擦足心,搓擦几百下,直到感觉脚心发热,换另一只脚,用同样方法搓热脚心。两脚都擦热之后,将脚趾微微转动几下,再把两脚互相摩擦几十下。

3.拍打法: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用双手掌自然轻缓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宜。

4.对搓法: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双脚做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也可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5.艾灸法:艾灸涌泉穴,可使人体阳气(真阳)归于原本位置。

6.刺激法:可尝试走走卵石路,使卵石尽可能多地刺激涌泉穴。

7.网球法:坐在椅子上,用涌泉穴部位转动网球。

供稿:韦远斌

编辑:黄淑慧

一审:覃权记

二审:韦红霞




预约挂号

联系我们

门诊排班

医保指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