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胆脂瘤不是“瘤”,但也不能留

发布时间:2023-10-04作者:点击:

分享到:



注意!注意!!

胆脂瘤不是“瘤”

但也不能留


9月初,我院门诊来了一位20岁的女性患者,主诉左耳闷堵、流脓1月,发现左外耳道肿物8天。耳鼻喉科刘敏主任为其查体时,发现左耳外耳道大量黄白色的脓液,清理后,可见外耳道有淡红色的肿物生长,遂收其入院完善检查。刘敏主任为其进行耳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提示该肿物实为外耳道胆脂瘤。


耳朵也会长肿瘤?

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要如何治疗呢?


说“瘤”不是瘤

胆脂瘤虽然叫瘤,但它却不是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囊状团块的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充满脱落的鳞状上皮及角化物,可破坏相应器官周围骨质,并向四周不断膨胀扩大,具有肿瘤破坏的一些特性。外层即基质层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结缔组织,该层受到慢性炎症的侵犯,会出现特征性的胆固醇结晶沉积和炎细胞的浸润。

胆脂瘤又可分为外耳道胆脂瘤、中耳胆脂瘤和颅内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不仅会破坏外耳道骨壁,还可能侵犯上鼓室、乳突等中耳结构。中耳胆脂瘤好发于上鼓室、鼓窦,该区域胆脂瘤常破坏砧骨短脚和体部。颅内胆脂瘤则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鞍区及颅中窝等部位。


此瘤不可留


胆脂瘤可存留于外耳道、中耳乳突腔,甚至大脑。它会不断堆积,并侵蚀骨质,见缝钻缝,见骨头吃骨头,像瘤一样会破坏周边的结构。在临床上具体可表现为:

1. 听力改变

多为传导性听力下降,主要是因外耳道胆脂瘤堆积阻塞外耳道所致,也可为听骨链破坏引起。

2. 耳部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耳闷胀感及耳痛;耳痛多表现为钝痛,为外耳道骨膜炎引起。

3. 耳漏

多表现为脓性液体,可能与多种微生物局部感染有关,主要是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4. 其余伴随症状可有耳鸣、耳瘙痒感等。


外耳道胆脂瘤可经外耳道后壁侵犯至乳突,广泛破坏外耳道骨壁骨质,面神经垂直段神经亦可因骨质破坏而裸露于病灶下方,严重者可造成患侧周围性面瘫,侵犯颞颌关节可出现张口受限。


此瘤如何治?


外耳道胆脂瘤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彻底清除。医生会结合患者的意愿,以及疾病的程度、病因、合并症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

通常来说,对于早期病变、疼痛耐受较好的患者,可在门诊耳内镜下完全清理。部分胆脂瘤较难取出的,多次清理即可。

而对于门诊无法取出的外耳道胆脂瘤及侵犯乳突、中耳的外耳道胆脂瘤应行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根据胆脂瘤局部破坏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此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以及坏死的骨质,建立通畅引流,同时应尽可能保留鼓膜和听骨链的完整。

术口在外耳道,术后不影响美观


术后会复发吗?


胆脂瘤容易复发,因此手术后一定要定期复查、清理术腔痂皮,并坚持门诊换药。如果是根治手术,因术腔需要重新长出一层上皮,以达到干耳,所以患者必须坚持定期门诊复查换药,这个过程对于术后恢复非常重要。

医生不怕换药麻烦,患者朋友更不要怕麻烦。术后干耳时间一般在三个月左右,能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预约挂号

联系我们

门诊排班

医保指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