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二十四节气养生——春分

发布时间:2024-03-22作者:点击:

分享到:

今天(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十一,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平分昼夜,平分春季,正是木气强旺、五行偏颇最重之时,人体受到木气的影响也将达到极限。此时养生讲求“平和”为要,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食补平阴阳

春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气


《黄帝内经》有言“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绝大多数的植物都生发出新鲜的嫩芽。日常可以多食用些春芽、春菜,如:香椿、蒜苗、豆苗、莴苣等。

【菠菜】味甘性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不过,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马蹄】味甘,性寒。具有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清热生津、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的功效。

此时节正是木火正旺之时,火扰心神,阳气越来越盛,饮食上宜甘凉以清上焦火旺。阳热亢盛会出现诸如肺热、心火、肝火等问题,生津凉润对保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有利的。


天补养肝脏

春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气


药补、食补,不如天补。“人卧则血归于肝”,天黑即睡即是天补。晚上10点半为最佳入睡时间,每天尽量保证6~8小时的睡眠。肝能藏血,是以心才能行血,心血足才能安定。

同时,过了春分白昼逐渐变长,夜晚逐渐变短,这是个阳长阴藏的过程,睡好“子午觉”也十分重要。11时到13时的午睡有利于养阳,舒缓心血管系统,降低身体紧张度。


八段锦去心火

春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气


八段锦可提升阳气,增强体质,对于预防疾病、保持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可通过锻炼膀胱经,补足肾经经气,以使肾水上行,收敛住心火。心在五行中属火,当心出现问题时,易产生心烦意乱、口舌生疮、烦躁易怒、睡不好觉等症状。

【适用人群】适用于心烦、失眠、健忘、多梦、遗精、口舌生疮等人群。

【练习频次】一天1~3次,建议体虚者从一日一次开始练,之后根据个人的空余时间和体力判断。

【注意】初学者先把动作练好,熟练后再配合呼吸方法,对人体脏腑、气血的调节作用会更好。练习前最好先热身,做完后也要注意收功,比如轻轻拍打头部、搓耳朵、敲击感觉酸痛的部位等。

按揉穴位轻养生

春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气


膻中穴

膻中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为八会穴之气会。如膻中通,则上下通。用搓热的手指轻轻的抚摩膻中穴3分钟左右,以产生温热为宜,对胸、心、肺、胃、膈、乳的相关疾病治疗均有裨益。

太溪穴

太溪穴在内踝骨向后凹陷的位置,为肾经原穴,能滋阴降火,又能培阳补肾,调节阴阳,为补肾要穴。按压此穴位,无论是肾阳虚导致的怕冷、四肢凉、头晕、腰酸冷,还是肾阴虚导致的心烦、失眠、牙痛、多梦等都能有所缓解。


供稿 | 安彩梅

编辑 | 杨佳佳

审核 | 韦红霞

预约挂号

联系我们

门诊排班

医保指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