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夏

发布时间:2024-05-05作者:点击:

分享到:

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春季的结束、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此时节,人体气血更加外越,心率、呼吸开始加快,稍不注意就会生病。



立夏


谨防6种疾病

传l统l二l十l四l节l气

谨防腹泻


进入夏季,老人、儿童以及消化不良者往往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胃肠道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受影响;另一方面,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肠胃受到刺激,也会导致生理功能失调。

立夏时节,应养护脾胃,多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谨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在夏季高发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再加上儿童卫生意识较差。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疱疹,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

因此,家中有幼儿的家庭应做到常通风、洗净手、晒衣被、吃熟食、喝开水。


谨防热伤风

夏季天气炎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出汗很多,入睡后易因身体受凉而发生“热伤风”。热伤风病情较轻的,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预防热伤风,一是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使身体能够适应暑天的多变性;二是要随早晚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谨防菌痢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吃生冷食品,肠胃功能紊乱有关。

预防菌痢,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定期清洁消毒餐具及常用物品,避免和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谨防头痛

夏季高温、闷热、雷雨、大风、天气骤变,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精神疲劳都可诱发或加重头痛。

应对夏季头痛,不能过分依赖药物,可通过调节饮食、补充水分,消暑降温,多饮温热水、调整情绪、注意休息等方式让肌体自主恢复。

谨防肛周脓肿

立夏过后,部分男性由于工作压力、经常熬夜,过度劳累、抵抗力下降,可能会诱发肛周脓肿。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及臀部出现脓包,甚至屁股两侧均肿大,同时还会出现轻重不一的症状,如发热、困倦、坐卧不安、小便困难等,甚至有患者会出现败血症的中毒症状。

在出现肛周脓肿症状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科医治,且在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饮食、讲究肛门卫生,保持肛门洁净干爽,避免久坐湿地。

立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方能拥有好身体。





预约挂号

联系我们

门诊排班

医保指南

返回顶部